4430

大蒜是莖還是根

大蒜是屬於植物體的根還是莖???如果把大蒜拿來種它會不會長根?
大蒜栽培生產技術文/圖 林滄澤   審稿/ 嘉義大學 顏永福    大蒜(蒜頭)生產概況簡介大蒜俗稱蒜頭

為蔥科植物

學名Allium sativum L.

英名Garlic

原產地亞洲中部帕米爾高原及中國天山山脈一帶。

大蒜為遠古即被人類栽培利用的古老作物之一

早在5

000年前古埃及即有大蒜栽培之記載

中國在2

000年前漢朝時由張騫自西域引進栽培

在台灣則由早期先民自大陸引進

亦有300多年栽培歷史。

大蒜與蔥、薑、韭、薤合稱五辛

是烹調料理不可或缺的香辛佐料。

大蒜在莖葉柔嫩時稱為青蒜

花梗稱為蒜苔

地下部由蒜瓣集合成的蒜球稱為蒜頭

都可供食用。

除作為新鮮調味蔬菜外

尚可加工製成糖醋漬品、蒜片、蒜粉及蒜油精等產品。

蒜頭含有Allicins(蒜素)成份

具有殺菌、保健效果

亦被用為製藥原料。

青蒜蒜苔蒜頭全世界大蒜栽培面積有98萬6千公頃

全球總產量達1

040萬公噸。

其中以亞洲栽培面積最大

有79萬2千公頃

佔全世界大蒜栽培面積之80%

產量達907萬5千公噸

佔全球總產量之87%;其次為歐洲之11萬9千公頃

佔全世界大蒜栽培面積之12%;產量為61萬8千公噸

佔全球總產量之6%;其餘為美洲之5萬5千公頃

年產51萬1千公噸

約佔全球總產量之5%;非洲亦有2萬公頃

產量19萬7千公噸

約佔全球總產量之2%

但其中之埃及為全世界大蒜單位面積產量最高的國家

每公頃產量達2萬1千4百公斤。

中國大陸則為全世界大蒜栽培面積最大的國家

栽培面積有55萬7千公頃

佔全世界大蒜栽培面積56%;產量亦最多達767萬4千公噸

約佔全球總產量之73%。

台灣國內每年蒜頭消費量約需47

000至50

000公噸左右

栽培面積約在5

500~6

000公頃即可供應國內所需

栽培面積宜注意節制

以免生產過剩

供過於求而導致價格暴跌。

國內大蒜主要產地為雲林縣、台南縣與彰化縣。

其中雲林縣生產量佔全國總產量85%左右。

國產蒜頭品質優良

蒜香辛辣味濃

適合國人口味

向為國人所喜好偏愛

為進口蒜頭所不及。

時值國產新蒜上市季節

物美價廉

敬請國人多加購貯享用

每日一蒜

永保健壯。

可知籃中蒜

粒粒皆辛苦大蒜植株性狀 大蒜植株由根、莖、葉、花苔、鱗莖(蒜頭)構成

植株形態如圖示。

1、根:大蒜的根著生在短縮的莖盤上

為肉質鬚根。

根群分布在40公分以內表土層。

由於根系分布範圍小且淺

根毛又少

吸收能力較弱

對水分和養分反應較敏感

喜濕喜肥。

自蒜苔採收後不再發新根

老根開始衰亡。

2、莖:3、葉:大蒜的葉片扁平、窄長帶狀

暗綠至淺綠色。

葉片著生在莖盤上

葉片下部為圓筒形葉鞘

淡綠白色

上部為葉身。

新葉從生長點分化出來

從老葉的葉鞘中伸出

隨著葉片增多

葉鞘也層層重疊包裹

加粗增長

形成假莖

支持上部的葉片。

假莖部分即為青蒜的主要食用部位。

植株葉數一般在9~13片葉

互生對稱排列。

自萌芽開始長出葉片

至蒜苔伸長期時全部葉片完全長出。

大蒜的莖退化為扁平的短縮莖

稱為莖盤。

節間很短

其上環生葉片

老葉在外圈

新生葉片在內圈

生長點在中心。

隨著植株生長和葉片增多

莖盤也加粗

在蒜頭長成後

莖盤組織在高溫條件下逐漸木栓化。

4、蒜苔(花梗):在營養生長期

大蒜的生長點分化葉芽

到進入生殖生長期時

生長點出現花芽

同時在葉腋出現側芽(鱗芽)。

花芽分化後

蒜苔(花梗)開始伸長

易抽苔品種如花蒜由葉鞘(假莖)中心伸出植株頂端上10~20公分

並開始彎曲時

便可採收蒜苔。

但不易抽苔品種如大片黑、北蒜等其花梗並不伸出。

大蒜花梗上的花常為不稔性

不能結種子

但在花梗的頂端形成氣生鱗莖

又稱為珠芽(亦有人稱為半天蒜)。

珠芽構造與一般蒜瓣相同

但較小

亦可作為種蒜用。

5、鱗莖(蒜頭):鱗莖由鱗芽(蒜瓣)組成

呈球狀扁圓或橢圓形

稱為蒜球或蒜頭。

大蒜的鱗芽(蒜瓣)是大蒜貯藏養分和繁殖的器官

也是供人們食用的主要部分(蒜頭)。

每個鱗芽(蒜瓣)是由一個營養芽和二片成熟葉片(一片肥大為肉質鱗片

一片乾縮為膜狀的覆蓋鱗片)組成

著生在葉腋的莖盤上

其外又為多層葉鞘包裹

生長後期葉片、葉鞘中養分輸往鱗芽使之肥大成熟

故實際上蒜瓣是大蒜葉腋內的側芽肥大而成。

大蒜的生長與發育1.萌芽期:從播種到芽鞘出土長出葉片為止

約需10~20天。

根由蒜瓣基部先長出

而後芽鞘破土

長出幼葉。

萌芽期依賴母瓣中貯存的養分供應。

2.幼苗期:3.花芽、鱗芽(蒜瓣)分化期:從大蒜的生長點上出現花原始體到花梗(蒜苔)伸長為止。

在此期間

大蒜基盤最內1、2層葉腋處長出側芽(鱗芽

亦即蒜瓣)。

在分化期約有一半(6~7葉)葉片已長成但仍無法充分製造供應植株養分

故植株養分不平衡

常引起老葉尖端枯黃現象。

從初生葉展開到花芽、鱗芽分化前為止。

在幼苗期

大蒜的吸收根開始橫向生長

並吸收養分和水分供給植物生長。

功能葉片不斷長出

進行光合作用

製造生長物質

而母瓣亦逐漸萎縮。

4.蒜苔伸長期:又稱鱗莖(蒜球)膨大前期。

從蒜苔開始伸長到蒜苔採收為止

約需30天。

此期生長特點為葉片的營養生長和蒜苔的生殖生長同時進行

並伴隨著貯藏器官鱗芽(蒜瓣)的緩慢生長。

所有葉片在此期全部長出

栽培上需要供給充足的水分和肥料

以維持植株旺盛生長。

5.鱗芽(蒜瓣)肥大期:6.生理休眠期:從蒜頭成熟收穫到蒜瓣再次萌芽為止

約需3個月左右的生理休眠期。

在大蒜生長後期

葉片、葉鞘及蒜瓣外圍的覆蓋鱗片的養分都逐漸轉移到蒜瓣中

本身變為膜片包圍在蒜瓣外面

可防止蒜瓣失水乾燥。

在大蒜生理休眠(內在休眠)期間

即使供給適宜旳水分和溫度

蒜瓣也不會萌芽發根。

經過生理休眠期後

蒜瓣萌芽與否再受溫度左右

維持27℃以上高溫則繼續休眠(熱休眠)

一遇低溫(26℃以下)則因低溫打破休眠

才會萌芽發根。

從鱗芽(蒜瓣)開始膨大到蒜球收穫為止

約需50~60天。

此期生長特點為植株的養分大量送往蒜瓣

鱗莖(蒜頭)迅速肥大。

此期葉片不再增加

而葉片、葉鞘中養分繼續往蒜頭輸送

地上部功能葉片逐漸枯黃。

台灣主要大蒜栽培品種台灣大蒜栽培品種必須是長日需求短的品種才能愈早結球

順利於雨季前採收。

可分為硬骨蒜及軟骨蒜兩大類

硬骨蒜主要供採收蒜頭用;軟骨蒜莖葉較柔軟

主要供收穫青蒜用。

台灣主要栽培品種之特性如下: 大片黑 : 屬硬骨小黑葉系統

早熟種

2月間即可採收蒜球上市

植株矮小

蒜球小、蒜瓣多、外膜紅紫色、產量低、只適合早生生產栽培

收穫後以濕蒜球供應鮮銷或醃漬用。

主要產地在台南、彰化(和美早蒜)沿海地區。

西港蒲蒜: 由印尼爪哇地區引進

屬硬骨大白葉系統

生長勢強、抗病力強、蒜球大、成熟期略早於大片黑

主要作為蒜頭用品種。

印尼早生: 為台灣本土最優良的軟骨蒜

葉質柔軟、易抽苔、為採收蒜苔之主要品種

主要栽培在學甲、台南地區。

屬晚生品種

蒜球中大、蒜瓣整齊、為適宜採收青蒜、蒜苔及蒜球之全能品種。

花 蒜: 屬硬骨大白葉系統

植株生育旺盛、葉色淡綠、葉片寬大下垂、中晚生、蒜球大、蒜瓣亦大

適宜青蒜及蒜頭之兩用品種。

西螺白葉: 為大陸江蘇省嘉定縣所產

又稱嘉定晚生種

屬軟骨黑葉系統。

蒜球大、蒜瓣粗、但因為長日照品種

需要長日照(14小時以上)

所以在台灣種植結球甚晚

常遇雨季與低溫而不利蒜頭發育

只適合作青蒜用栽培

而不宜作蒜頭用栽培。

北 蒜: 為硬骨大葉種之優良系統

為台灣栽培最多之品種

植株生育強健、葉色濃綠、葉片寬闊、成熟期中早、蒜球大、蒜瓣數適中、排列緊密產量高

為本省品質最佳之蒜頭用品種

主要栽培於雲林縣。

大蒜栽培環境條件 溫度: 大蒜由於根系淺

根毛少

對水分之供應敏應。

幼苗期水分不宜過多

以免母瓣腐爛。

而在葉片旺盛生長的鱗莖發育期則需要較多水分及養分供應

以促進蒜球肥大。

但接近蒜頭收穫時則水分不宜過多

以利貯藏。

水分: 大蒜因根系小吸肥力較弱

需要土壤肥力較高的土壤。

以土壤疏鬆、肥沃、有機質含量高、排水良好、土壤pH值在6.2~7.0的砂質壤土最適宜。

為避免連作土壤障礙

宜與水稻輪作。

土壤: 大蒜栽培管理技術 播種時期: 整地與播種: 大蒜需要疏鬆土壤

播種前土壤要先充分耕犁耙碎

基肥施用後

充分與土壤混合後作15~20公分的高畦種植。

畦寬60~120公分

種4~8行。

播種時將蒜瓣基部(發根部位)向下垂直插入土中3~4公分深

使頂部平於土面即可。

過淺時發芽後容易倒伏

播種過深則發芽不良。

種植密度一般為行距15~20公分

株距8~10公分

青蒜栽培採較密之行株距

每公頃種植株數為320

000~400

000株

種蒜用量約需1

000~1

300公斤蒜瓣。

大蒜機械播種施肥方法: 大蒜生育期較長

需要肥料量亦較多

生長期間應充分供給養分及水分

促使莖葉充分發育

始可結出優良蒜球。

但至鱗球肥大期

因莖葉生育停止

莖葉中養分回流轉移供蒜球肥大之用

不必再施肥。

肥料三要素中

氮肥最能促進初期及中期之莖葉生長

但如在生育後期施用過多

則影響蒜球成熟及充實

並易誘發裂球(爆蒜)及病害(如黑斑病及銹病)

磷、鉀肥可促進發根及蒜球肥大

亦不可少。

追肥的施用

青蒜栽培為促進發育

提早採收

應在播種後70天內分3次施用;蒜頭栽培也應在90天內分3~4次施用。

肥料施用方法如下表:肥料種類總 量(公斤/10公畝)基肥用量追 肥 用 量植後30天植後50天植後70天植後90天堆 肥15001500----硫 酸 錏2020----尿 素50-10202010過磷酸鈣5050----氯 化 鉀2510-15--
大蒜是塊莖 馬鈴薯也是塊莖 番薯(地瓜)是塊根大蒜中了會長根啊....鬚鬚的匍匐根....
大蒜在莖葉柔嫩時稱為青蒜

花梗稱為蒜苔

地下部由蒜瓣集合成的蒜球稱為蒜頭

都可供食用
蒜頭屬鱗莖

4430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5020401971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隆興(4401)  的頭像
    東隆興(4401)

    東隆興(4401)

    東隆興(44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